您当前的位置:五色旗养老网 > 健康常识 > 生活小常识 > 浏览内容

父母生病,到底救不救?

发布时间: 2023-08-01 15:33:28| 发布者: 易容| 浏览量: | 评论: 0

放大 缩小
简介父母爱我们,在我们生病时会全力守护,现在我们如果能力还不够强大,不能在父母生病时全力以赴为他们治疗,专心照护他们,那就要学会科学地爱护我们的父母,提前为他们做好医疗保障。

父母生病,到底救不救
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”是每个身为子女的人最大遗憾。

 

前段时间,朋友杨柳的爸爸咳嗽咯痰十几天都不见好转,发了几天低烧之后,老人家扛不住,去了医院。没想到当天入院,次日就发了病危通知书。

 

杨爸爸没有任何基础病,就是重感冒引起的重症肺炎、肺性脑病和呼吸衰竭。短短三天时间,老人已不复原来的样子,躺在病床上意识全无,靠着呼吸机和输液维持生命。

 

这些都不算难,难的是做决定。

 

住院二十多天的时候,医生告诉杨柳,要切开气管进行救治。但老人各项器官衰竭,手术后不一定能完全康复,就算好转,也会长期卧床,需要专人伺候。医生让杨柳做决定,救还是不救。

 

杨柳是家中独女,母亲三高加冠心病,属于自顾不暇的那种类型。自己离婚多年,带着上刚上初中的儿子住在娘家。

父母生病,到底救不救

如果不治,她良心难安。父亲为家人一辈子任劳任怨,为了节约看病的钱,生生把小病拖成了大病,再拖到了生死关头。

 

可如果救,钱从哪里来?ICU加呼吸机一天将近一万,住了二十多天,各项费用已经花了四十多万。除去社保能报的,还有二十多万的费用要自掏腰包。将来还需要有专人护理,人又从哪来?护工请不起,不请护工,母亲一人无法照应,该怎么办?

 

医生让杨柳做的选择题,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,她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。可无论如何,她也得做选择。经过慎重思考,杨柳决定全力以赴救治,哪怕砸锅卖铁,她也不能看着父亲离去。只要有一线机会,她也要牢牢抓在手里。其实,杨柳还有一个侥幸心理,万一父亲治好了,那不是皆大欢喜吗?

 

很可惜,经过三次手术和六十多天的住院治疗,杨柳还是得到了最坏的结局。

 

杨爸爸的生命救下了,只不过他失去了意识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。杨妈妈不能劳累,白天照顾老伴已是拼尽全力,生活的压力全部落在了杨柳身上。

 

她白天上班,晚上伺候老人,照顾孩子。因工作状态不佳,杨柳屡次被公司点名批评,生活工作过得一地鸡毛。即便如此,她也不敢轻易辞职。治疗费前后花去七十多万,家中的积蓄所剩无几,未来漫长的日子,杨柳不知该怎么熬下去。

 

我相信杨柳面对的情况,绝不是偶然,而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难题。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,横亘在我们面前的这项选择题也会越来越近。

 

那么,如果真的遇到了,我们是应该像杨柳那样,拼尽全力去救?还是放弃,让老人有尊严地离世呢?

 父母生病,到底救不救

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其实,之所以难以抉择,主要是钱的问题。

 

并不是说有钱能买到健康,但是有钱确实能解决很多麻烦。

 

比如说,治疗问题。用最好的医生,最先进的治疗手段,最有利于病人的方案。即使最终治疗效果不佳,和杨柳父亲一样躺在床上。至少心里很坦然,自己做到了最大努力去救治,没有不治就放弃。

 

治不好的时候,就请最好的护工来护理。有钱,不用去面对杨柳遇到的难题。

 

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,用仅有的那点钱去治,很可能人财两空,不治吧,良心上过不去。万一再出现病人瘫痪在床的尴尬局面,一个人拖死了一家人,该怎么办。

 

如果病人有意识,吃喝拉撒都要靠别人帮忙,恐怕也不愿意这样毫无尊严的活着。他的存在,除了给亲人一点心理慰藉,已经产生不了任何实际价值了。从这方面来说,离世或许比活着更好。

 

个人认为,面对这种情况,要量体裁衣,量力而行。能治就治,治不了也没人有资格说三道四,自己不要背负太大的思想包袱。毕竟未经他人苦,莫劝他人善,谁都无法去替代当事人受煎熬。

 

人这一生,大概率是病死的,老死的几率不是说没有,而是微乎其微。有了杨柳的前车之鉴,我觉得我们现在必须做两件事,只有把这两件事处理妥当了,我们才有能力从容面对将来发生的风险。

 

第一,就是努力赚钱。年轻时不努力赚钱,老了没尊严,没钱任何坎都过不去。水滴筹、轻松筹这些捐款平台,就不要想了。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或许还能通过筹款平台帮助一二,上了年纪的老年人,根本不要寄希望在那上面。因为根本没有愿意给没有任何希望的老年人捐钱治病,你年轻时不为自己着想,人家也不会管你死活。

靠人不如靠己,自己兜里有,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。

 

第二,购买足额的保险。父母这一辈子,保险意识不强,大多只有社保。如果年龄许可,建议提前规划好保险储备,不要等需要的时候再来买,那时一切都来不及了。

 父母生病,到底救不救

关于父母的保险:

 

首先要考虑医疗险。

 

不论是百万医疗还是高端医疗,只要父母的年龄能买,不需要考虑,直接买。买的时间越长越好,如果有15年或20年期的健康险更好。健康险是刚需,要知道父母的年纪只会一天比一天老,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买这个保险早晚会用得上,买了绝不亏。

 

我曾经为妈妈的医疗险操碎了心,因为现在如果不帮父母做好医疗险的布局,未来父母的医疗费大概率得由自己出。作为一个懂风险规避的保险人,这是我首当其冲的责任。

 

其次,是意外险。

 

老年人反应变慢,在外容易碰着磕着,这个时候,意外险就显得尤其重要。65岁以下的老年人可以买正常的意外险,65岁之上的,可以买老龄险。意外险随着年龄的增高,会出现高保费低保额的情况。不要紧,这个保险不贵,几百块钱。只要年龄没超限,能买就买。不出事情当捐献了,出了事也能解决一部分难题。

 

我给我妈妈布局了300w的意外伤残险,这种险很少有人做布局,但是用过的人就知道摔跤致残是多么常见的现象。

 

普通意外医疗险+高额伤残险,这个配置是真香!

 

最后,是重疾险。

 

重疾险价格很贵,对身体健康情况要求严格,但也不要因为价格贵而省下这笔钱。将来我们面对的可是几十,甚至上百万的医疗费用,重疾险是赔付性质的险种,万一遇上了,能解决很大的一部分医疗费。若是没遇上,那更好,说明不受病痛困扰。现在重疾险一般都有定寿性质,也就是说,最终被保险人无论是疾病身故还是意外身故,都会获得赔偿金。

 

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,大部分对保费倒挂有疑虑。什么意思呢?

 

科普|保费倒挂:

 

就是说交的保费比保额还高,比如一共交了30万保费,保额只有20万,这就叫所谓认知中的保费倒挂。年龄大确实会遇到这种情况,因为保险的一大作用就是高杠杆,保费是按年交的,但赔付却一直是那么多。且保障不只是重疾额度,还具备中症+轻症+保费豁免。也就是说,面对极端情况,保险仍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 

举例:

 

一个人买重疾,交到70岁,每年交1.5万,如果第一年他才交了1.5万就患了重疾,会获赔20万;第二年,他累计交了3万,也会获赔20万。

 

 

所以经济能力可以,重疾能买一定要买。

 

如果父母已经患病买不了重疾险,建议买一些防癌险和护理险,或者是年金险,这些保险对身体要求没那么严格。

 

好了,以上就是我对老年人患了重病后,治与不治的一些想法和建议,友友们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。

 

老年人详细的保险配置方案,我在天津电视台的《财富+》栏目也有聊到,大家可以看下视频。

 

最后再说一点:父母爱我们,在我们生病时会全力守护,现在我们如果能力还不够强大,不能在父母生病时全力以赴为他们治疗,专心照护他们,那就要学会科学地爱护我们的父母,提前为他们做好医疗保障。

这也是一个成年人明智的做法,当父母生病时,根本不会让自己陷入救或不救的选择困境。

 

父母生病到底救不救?为父母做好医疗布局的人当然要救!用不伤害家庭基金的保险去救!

 

时不待我,千万不要舍不得钱不买保险。

 

到了真正需要的时候,就是抱着几倍的保费去买,保险公司都会将你拒之门外。

 

趁年轻,保险公司还当我们是香饽饽的时候,尽量的多配置保险吧,那才是将来我们遇到风险时的安身立命之本。

 

看过此文章98%的人还想看

    无相关信息